English

泽如凯风 惠如时雨

——福州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2000-09-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陈伟华 黄德华 本报记者 高建进 我有话说

“民心工程”、“温暖工程”、“效率工程”,犹如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榕城一草一木,滋润了民众的心田,也促使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近几个月,福州市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找准结合点、切入点、贴近点,使之融入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具体工作中。“泽如凯风,惠如时雨”,这是群众的心声。

“民心工程”

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扣现实,有的放矢。福州市首先把实施旨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民心工程”,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福州传统民居多为木构建筑,怕风、怕雨、怕火,人称“纸褙福州城”。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先后改造500多片棚屋区,50多万市民搬进了新居,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8平方米,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中位居前列。然而,市区占地10亩以上的棚屋区还有48片,5万余户居民还住在棚屋内。今年6月,福州市领导在学习“三个代表”时一致认为,要把代表人民利益的要求落实到群众生活上,用3至5年完成中心城区的棚屋区改造,凝聚民心,共建新家园。

苍霞是福州最大的棚屋区之一,有3441户居民。广大群众既从心里喜欢“棚改”,又有许多疑虑,如拆迁安置中的公正公平,政策调整的承受能力,资金支付能力,特困户的照顾优惠等。台江区为了做好搬迁工作,从各部门抽调300名干部下到各个居委会,挨家挨户宣传搬迁政策,结合实例帮拆迁户算细账,使群众明白拆迁户是“棚改”的最大受益者,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居民刘立新对搬迁一直想不通,居委会主任郑崇秀等多次上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积极向指挥部反映安排过渡房。刘嫌过渡房太远、太小,仍不愿搬。郑崇秀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共建新家园的美好前景开导他,与他一起算大账,一起想办法,刘听得入耳入心,高高兴兴搬出。通过许许多多这样的思想疏导工作,在20多天内,近99%的居民顺利搬迁。

“温暖工程”

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生活,排忧解难。福州市把解决群众热点问题的“温暖工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福州市有两万多名下岗工人,4991名特困职工。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年龄大、文化低、就业难,生活十分困难。市领导在深化“三讲”教育整改时提出,要把关心下岗和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作为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切实为他们再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

“温暖工程”得到各级、各部门和市民的广泛响应。20多天中,为下岗职工送岗3000多个,签订意向书308个;由市领导带头,近400位干部纷纷报名,志愿帮扶一名特困职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筹措资金23.78万元,与301户下岗职工结对子互助;筹集1.35万元,为91户下岗职工子女助学。

“效率工程”

思想政治工作光说大道理不行,党政部门自身必须改进工作,作出榜样,才能有助于解决群众思想问题。“效率工程”因此成为福州市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

福州市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资软环境,出台了10多项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探索并实施了“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清理税外收费等举措。但每隔一段时间,税外收费、乱检查、吃拿卡要等现象又会有所抬头,投资者意见很大。今年3至6月,市人大、政协分别组成调研组,开展投资软环境专题调研,了解到8个方面老大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来抓,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实行投资项目申报代办制,进一步加强软环境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行投资项目审批跟踪督察工作制度的决定》,从制度上给投资者提供方便,切实改善福州投资软环境。各级、各部门闻风而动。消防部门率先宣布实行无偿代办制,“一栋楼”内各服务窗口也纷纷落实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否定报备、退件登记、失职责任追究等制度。这些措施实施后,办事效率大为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建审项目审批和验收由过去的20天缩短到现在的6天,受到投资者欢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